
認識人造大理石
人造大理石是一種新型、環保且無毒的建築材料,具有不吸水、無孔隙的實體表面結構。它不僅擁有天然大理石的色澤、紋理與質感,更兼具美觀、實用與高度可塑性的優點,廣泛應用於公共建築、櫃檯設計及家庭裝潢領域。
人造大理石主要由天然石粉(如氫氧化鋁粉、大理石粉、玻璃粉、方解石等)、樹脂(如壓克力樹脂、不飽和聚酯、環氧樹脂、三聚氰胺等)、助劑與色料等組成。根據所選用的樹脂與填充材料不同,其性能與成本可能產生顯著差異。結構上,人造大理石通常由連續相與非連續相兩部分組成。樹脂構成連續相,作為整體結構的基質,主要功能為黏合與使各組成成分在微觀層級形成穩定排列。
聚合物樹脂常被用作連續相材料,透過樹脂改質技術可顯著提升結構性能,並調整人造大理石的最終物性表現。非連續相則為增強材料,具備較高的強度與硬度,因此被視為複合結構的加強成分。此一階段除強化整體結構外,亦可有效降低連續相中樹脂的使用量,因此這些材料亦被稱為填料。常見的增強材包括以粉末或纖維形式存在的無機填充物。其物理形態與尺寸(如長度、直徑、厚度)對應力的轉移效率具有顯著影響。此外,填料的微觀表面形貌、化學特性以及與樹脂間的界面鍵結狀況,皆對人造大理石的最終性能如附著性與機械強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。
常見人造大理石依所使用的樹脂類型可分為以下類別:
I. 壓克力人造大理石(純壓克力)
純壓克力人造石的基材主要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PMMA)壓克力樹脂,填充材料則為氫氧化鋁。市面上常見所稱「100%壓克力人造石」,實際是指其中作為基材的樹脂部分(約佔整體30–50%)為純壓克力。此類材料兼具天然大理石的優雅外觀與花崗石的堅固特性,同時擁有木材般的溫潤細膩質感與陶瓷的光澤。其結構均勻、色澤鮮明、具良好的可塑性與加工性,彎曲性能優異,韌性強。莫氏硬度高達5,日常使用刀具幾乎不會對其造成刮傷。其化學與物理性能表現優異,表面無毛細孔,不易滲入水漬或油污,亦可實現無縫拼接,廣泛應用於廚房檯面、浴室檯面、牆面與地坪等處。
II. 複合型壓克力人造大理石
此類人造石為不飽和聚酯樹脂(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, UPR)與壓克力樹脂的混合體,填充材同樣為氫氧化鋁。相比純壓克力人造石,其彎曲性較差,莫氏硬度約為4至5之間。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成本較低,同時具備較佳的韌性與耐溫差能力,適合應用於需承受較大溫度變化的環境。
III. 不飽和聚酯樹脂型人造大理石
該類人造石使用單一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作為基材,其品質差異大,主要受樹脂等級與配方品質所影響。雖具成本優勢,但在性能表現上較為劣勢。其缺點包括硬度低、易泛黃、表面易染色,耐熱性與耐候性皆不理想。一般使用溫度不建議超過200°C。在長期暴露於光、熱或電磁環境下,樹脂容易劣化,導致表面失去光澤、變色、甚至翹曲等問題,影響整體美觀與耐用性。
IV. 環氧樹脂人造大理石
以環氧樹脂(Epoxy)為基礎所製成的人造大理石,可模擬多該類人造石使用單一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作為基材,其品質差異大,主要受樹脂等級與配方品質所影響。雖具成本優勢,但在性能表現上較為劣勢。其缺點包括硬度低、易泛黃、表面易染色,耐熱性與耐候性皆不理想。一般使用溫度不建議超過200°C。在長期暴露於光、熱或電磁環境下,樹脂容易劣化,導致表面失去光澤、變色、甚至翹曲等問題,影響整體美觀與耐用性。
在各類人造大理石中,壓克力人造大理石以其卓越的外觀與性能表現,在現代建築與室內設計中受到青睞。它不僅提供類似天然石材的奢華質感,還克服了傳統石材易滲水、難加工的缺點。特別在追求無縫拼接、清潔便利與設計彈性的空間,如廚房與浴室,壓克力人造石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解決方案,是功能與美學兼具的現代建材代表。